为什么那么多华人一边赖在加?#20040;螅?#19968;边劝你不要来?
2019-11-10 温房网 点击量:1590
钱钟书的《围城》里有这么一句话“婚姻是一座围城,城外的人想进去,城里的人想出来”。
其实这句话同样适用在加?#20040;?#36523;上,国内的人看着这边的好山好水悠闲生活,羡慕不已?#27426;?#26412;地的华人移民,每每有国内的朋友?#21183;穡?#21364;都是一副“劝退”的架势:千万别来!来了就后悔!
尽管可以想走就走,想留就留。但事实上,也没见几个真的毅然回流的,?#28909;?#21152;?#20040;?#37027;么不好,拦着亲友过来,那这些华人们为什么不走呢?
在华人圈里,说资本主义坏话,怀念中国?#25343;?#22909;,早就成了政治正确。?#28909;?#21271;?#26469;?#21733;的脱口秀《劝你不要来美国》,风靡整个北美乃至全球华人圈。
为什么他自己都不愿意回中国,却还要劝你不要去美国?让他?#29260;?#32511;卡他愿意不?
这个问题可以拆分成两块:1、老移民为啥不回去?2、他们为啥劝你别来?
?#20154;?#20026;啥不回流。
首先,对于一部分华人移民来?#25285;?#19981;是不想回国,是回不去。
部分华人为了求职就业或旅游方便等现实考量而加入了加国国籍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,凡加入外国国籍者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。于是,这些人一时间成了法律上的外国人。作为外国公民,海外华人就连回国探亲、旅游尚且需要办理签证,若要回国定居又谈何容?#31069;?/span>
除了国籍的限制,还有一个回国之后如?#25991;?#29983;的问题。为了在国外生存,很多华人不得不?#29260;?#33258;己所学多年的专业,根据市场的需要重新规划设计自己的职业道路。
于是,律师变成了管道工、教授当上了锅炉工、电脑工程师化做了卡车司机。不出几年,他们的专业知识老化了、专业技能生疏了。如今已身无长计,且已四、五十岁的他们在国内能?#19994;?#21512;适的工作吗?且不说不能衣锦还乡,需要多大的勇气,仅是回国之后的生计问题,就已经使得他们愁白了头。
很多海外华人?#21152;?#23478;有口,在配偶就业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诸多不便,也阻碍了海外华人归国的脚步。如果回国,老婆的工作怎么办?孩子的教育怎么办?不会说?#27827;?#30340;孩子在国内上学能跟得上吗?没有钱能上得起国际学校吗?
其次,从生活追求上来?#25285;?#23601;算加?#20040;?#26377;千万个不好,但幸福指数还是很高的。在国内,如果想赚钱,就得牺牲家庭生活。但在加?#20040;螅?#22823;?#19968;?#25226;家庭放在首位。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,空气清新,也不用担心?#31216;?#23433;全。
加?#20040;?#20063;有人情关系,但绝对没到国内那?#32622;?#26377;关系就办不了事儿?#37027;?#20917;。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明确的流程被解决。小到学校选课,大到开公司,起码还是可以照章办事的,不会有人故意为难你。
此外,当有人夸奖、表达羡慕时,咱们中国人总是习惯性推?#23567;?#35878;虚一下,跟国内亲友聊天的时候,总是怕不小心话说的太满,给人家一种“出国了的?#26049;礁小保?#24341;人误会。所以没事吐槽、抱怨一下加?#20040;螅?#20063;算是另一种体贴吧。
毕竟,那些随口说说的理由,根本经不起推敲啊……
“在加?#20040;?#21507;不惯,好怀念中国美?#22330;?/span>
这条华人最多的温哥华和多伦多小伙伴就头一个不同意!在温哥华吃到的中国各地小吃,比小编以前在国内时吃到的还多,还地道!这里聚集了祖国各个省市的人,大家?#21450;?#33258;己家乡美食在加?#20040;?#21457;扬光大,像一个浓缩版的小中国。而中国幅员辽阔,想要山东的大街上,找一家正宗的港式茶餐厅,也是要费点功夫的。
“加?#20040;?#20154;情世故和中国不一样,融入不了”
中国作为一个重人情的国家,家?#19968;?#25143;的家庭关系都比加?#20040;?#22797;杂得多,能在中国生存的,在加?#20040;?#20063;一定能生活得了。加上当地人说话都直来?#27604;ィ?#19981;笑里藏刀或者暗藏玄机,只要足够坦诚,一般都能在当地交到朋?#36873;?/span>
而且加?#20040;?#24403;地有很多活动:高尔夫球、足球俱乐部、麻将馆、狼人杀……无论是青年老年,都能?#19994;?#33258;己的圈子。
“加?#20040;?#25151;价太高!”
在国内一线城市,普通上班一族想靠自己的工资买个房,可能是天方夜谭的事。二三线城市估计也得靠父母积蓄一起摆平房子问题。但在加?#20040;螅?#26222;通上班族,只要不是一心想生活在超级豪宅区或者市中心的顶层豪华公寓,可以接受去半小时车程以外的地方,买个带院子的小房子,能力肯定足够。
即便是天天被吐槽房价贵的温哥华多伦多,也就是国内二线城市的房价,北上广深一套房,这边能买俩!
“这边职业发展受歧视,天花板太低”
一提到移民就有人说到这个问题,搞的好像出国移民的,在国内的时候人人都是精英,牛到爆棚,人人都能当上CEO出任总经理,出国了却只能当一辈?#26377;?#21592;工似的。温哥华不乏有华人移民在西人公司甚至政府机构里当manager,还有人在金融业、地产界做得风生水起,年薪都能跟国内一线城市的白领金领们有一拼。
话又说回来,?#28909;?#21152;?#20040;?#36825;么好,为啥不少移民劝别人不要来?
首先,不排除有人自己成了既得利益者,就想着自己的资源、福利和优势,越少人来瓜分越好。
希望自己好不容易移民过来的地方,少一点“土豪”来炒房,少一点“富二代”开?#25490;?#36710;四处炫富,不想被本地人误会自己是他们的一员,这点?#21483;模?#22823;概是很多人“不能说?#25343;?#23494;”。
还?#34892;?#20154;觉得,自己移民就是为了来加?#20040;?#36807;乡村生活?#27827;?#32654;洁净的环?#22330;?#31185;学良好的教育制度、井井有条的社会规则、平等多元的文化理念……好不容易从一个全是中国人的地方离开,图的就是这里跟国内“不一样?#20445;?#35201;是国人来的越来越多,岂不是失去了移民的意义?
但更多的人是因为刚登陆不久,在短时间内对于中加两国的环?#36710;?#25972;不过来,语言又跟不上,过得肯定没有在国内时说自己母语、做自己熟悉的行业来?#37027;?#26494;。
在枫叶国,初来乍到的华人才是“老外?#20445;?#23545;加?#20040;?#29615;?#22330;?#35268;矩、习?#31069;?#37117;是第一次见识到,也是第一次参与其中,所以?#34892;?#19981;适应是难免的。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,看什么都新鲜,什么都怕出错。
能到加?#20040;?#30340;中国移民,在国内多少?#21152;?#19968;份不错的工作,或者一份拿得出手的经历,否则也没有实力移民。但到了加?#20040;?#21518;,失去了光鲜亮丽的“白领”“老板”等身份,大家统一成为“平民?#20445;?#20687;一张白纸一样从头再来,自然多少有点不适应,?#34892;?#33853;差?#23567;?/span>
自己吃过了移民的苦,知道远在异国他乡打拼的不?#31069;?#25165;会劝亲友慎重考虑。
即使加?#20040;?#20877;友善、再包容,初来乍到,要想真正融入这个美丽的国家,成就一番事业,还是需要拼搏努力的,有时候比国内付出的会更多。每个人?#37027;?#20917;不同,对于在国内已经功成名就、家庭美满的人来?#25285;?#20882;着阶级跌落的风险,吃这么多苦,最后得到的加?#20040;?#29983;活,是否值得呢?
一个地方没有好不好一说的,只有适合不适合。人活在世上,到哪?#21152;?#30683;盾。给你天堂,你还觉得不如地狱刺激呢。
加?#20040;?#19981;是天堂,也不是地狱,就是个地球上的国家而?#36873;?/span>